形态是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技能的基本途径,它有着自己的形态。教育形态是教育活动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而这样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标准不同,分类不一样,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系统应该有自身的教育基本形式和状态,本文探讨的教育基本形态指由学校构成状态、教育方式、评价标准以及教育的组织形式等所构成的教育的整体表现形式。教育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定的教育形态只能与一定的历史时代相适应;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变化,教育形态也处在不断的演进与变化之中阴。认识教育形态的变化与发展,就是要对教育与时代的关系进行一种动态的相关性探索;教育形态的变化,既富有时代的动感,又遵循教育的规律,我们研究教育形态,不可能是理论观念的自在运动,它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能动努力才能实现。这正是我们要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教育基本形态以促进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高职院校教育基本形态的现状
高职教育关注的是大部分人如何为在先进的工业社会生活做好准备,它不是培养精英,而是面向所有的人,它主要关注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些人对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迅猛的适应能力。而当前高职院校所表现出来的教育基本形态与之吻合度不高,主要表现为:
1.校园形态以教室为主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知识教育所不能胜任的,教学形式不能以重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主,而应该以重技术技能的实践教学为主,所以传统以教室为主的校园形态已经不能适应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提倡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之路,要求将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训练、实际工作经历三者结合起来,要有真实的工作环境体验和融入,所以要求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应该有别于普通高校,应该建立生产性的校内实训基地,以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较为短暂,各方面建设经验比较缺乏,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园形态仍然以教室为主。
2.办学模式形态以产学结合为主
社会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全面发挥人才培养、科技开发、社会服务的集成功能,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利用高新技术帮助改造区域传统企业、直接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企业合作共建“产学研”基地,这是高职院校助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而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有育人功能,科技开发和社会服务能力极弱,缺乏“研”的能力。如果高职院校仅仅是产学结合的办学形态,没有了“研”,就失去了高等教育的属性,其社会任务和运行程序不同,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也不一样,办学层次将逐渐下移至中职。
3.课程体系形态缺乏自身特色
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至今还没有摆脱学科型办学,尤其是经管类、人文类专业,与普通高校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没有明显区别,课程体系只是根据本科相关专业进行删减和压缩,以致社会至今仍把高职生看成是低水平的本科生。另一种课程体系过分强调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简单技能培养,片面强化实训课程,过度削减甚至取消必要的理论课程,知识积累过于简单化,思维和逻辑训练严重不足,缺少创新精神。这两种课程体系形态都没有体现高职院校职业类型特色和高等层次特征。
此外,目前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形态仍然以课堂知识传授与实践基地实训相分离的形式进行;教师队伍
形态以双师型为主,教师没有技术研发能力,不能与企业合作开展研发活动;校园文化形态单一,高等性的特征没有彰显、职业性的特性不显著、区域特点不明显等,缺乏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融合性。
二、高职院校教青形态的探索
决定教育形态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教育对于社会的任务和作用,归根到底,就是为社会开发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而社会所需的全部人力资源都是由生产力和生产方式决定的,教育形态之所以发生演变,关键在于其所依托的科学文化背景和社会历史时代发生了新的变化;其根本目的是通过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充实、有机统一,促使教育对象的素质自我形成并更加全面合理。因此担负开发人力资源重任的教育究竟取何种
形态,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水平。例如,工业时代,机器参与生产,劳动者不经过专门培训就无法操控机器,生产方式的这种变化就导致了教育的原理、方法、教学内容等一系列的变化。当前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面向区域产业优化和转型升级的需求,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教育形态的变化,以适应区域发展的要求。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应有的教育形态,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以实践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
校园形态具有一定的适应性,是对现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功能组织的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是有利于学生就业,类型特点决定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必须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高职院校应该具备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进行技术研发的场所。实现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的基本路径是加强实践性教学,建立以实践基地为主的校园形态。
高职院校的层次特征又要求实践基地不仅仅体现在单一的技能训练上,而是重点体现在综合应用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新技术掌握的程度上,要求建立功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工厂”,即体现
“学中做”的集教室和实训功能于一体的场所,体现“做中学”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和用于毕业设计的教师工作室、研发中心、创新平台。"教学工厂"要具备四
个特征:①实践基地功能的多样性,集生产、实训、研发、技能培训与鉴定“四位一体”;②实践基地设备体系三性,即先进性、生产性和教学性,大多数设备是生产设备经教学化改造而成,不是教学模拟仪器;③实践项目的真实性和社会服务的效益性,即实践项目来自生产,或经教学改造的项目而高于生产;④实践基地建设主体多元化和运行模式市场化。
2.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形态